选购望远镜

最近在为夏天的黄石之旅做准备,打算购置一副入门级的望远镜观察野生动物,所以在网上做了一番功课。

望远镜的一些重要参数:

结构:Roof Prism vs Porro Prism。Roof Prism的结构更紧凑,对镜片涂层要求更高,因此成本也更高,因此在中低价位型号中,roof prism的画质可能会比同价位的porro prism的略差。

Magnification:8X vs 10X。越高的magnification,能看得更远,更多的细节。但是magnification也不是越高越好,首先,越高的magnification,手抖造成画面的晃动也越明显;此外,越高的magnification允许的视角也越小,对于较近的目标,过高的magnification造成观察的范围受限;而对于较远的目标,过高的magnification会给寻找以及观察快速移动的目标带来挑战。

Objective Lens Diameter:32mm vs 42mm vs 50mm。越大的物镜尺寸,图像的亮度就越高,特别是在暗光条件下,大物镜的优势越发明显。在良好光照条件下,普通人的瞳孔会收缩到2-3mm,因此8X42、10X42以及10X50的望远镜都能提供充足的亮度;但是在昏暗的环境中,人的瞳孔会放大到7mm左右(以允许更多的光线通过瞳孔),此时8X50的成像就会比8X42的明亮;而8X42又会较10X42更明亮。虽然50mm的亮度更高,但是重量更重,体积通常也更大,因此42mm是一个比较折中的尺寸。

Eye Relief:越高的eye relief数值,对眼镜用户越友好,而8X的eye relief值通常比同型号10X的更大。

其他:用ED镜片的通常画质更锐,色差更小,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angle of apparent of view,不过我暂时还没搞明白具体是什么含义。

对于我们主要的的应用场景,也就是在国家公园观察野生动物,由于不需要追踪快速移动目标,况且我们通常是在白天活动,所以我觉得10X42也许会是更合适的配置。

5/8晚:又research了一个晚上,最终决定还是走轻量化路线,毕竟,能随身携带的望远镜才是最好的望远镜,如果要用的时候不在身边,那再好的参数也是白搭。所以,最终决定选择了Vortex Diamondback HD 8X32,主要是考虑到10倍的晃动可能会太明显,反过来影响观测效果;而32mm的尺寸,整个镜身更加便携,而且就像之前提到的,我们通常都是在白天活动,32mm的亮度应该也够用了。今晚下单,下周二应该就能收到了,下周末去Monterey海边看鲸鱼测试一下实际效果,如果不甚理想,那就退了换10X42的。

第四次打飞机,继续交作业

今天还是回到了第一次的那个点,经过之前几次的实践,现在基本上已经比较熟练了,相机设置基本也摸索明白了。美中不足的是最后两架台湾大飞机来的时候,天色已略晚,光线不甚理想,另外就是M43的老底,暗部噪点还是有点多。下次继续努力吧!

Airbus 350-900
BOEING 777-237(LR) (Mahatma Gandhi Livery)
BOEING 767-300
Airbus A321neo
BOEING 777-300ER
Airbus A321-253N (More to love Livery)
BOEING 777-300ER

BUBU LUBU Beetle

今天傍晚出门取外卖的时候,偶遇一辆超帅的经典甲壳虫。

经典款的甲壳虫在我们这并不稀罕,不过这个涂装还是把我给惊艳到了。相比之下,我们小区里那枚“gem”,瞬间就不香了。😂

网上查了一下,BUBU LUBU是一个冰淇淋的品牌,看来有必要买来尝一下。

第二次打飞机,仍有进步空间

说话算话,今天下班后就去了备受推崇的Bayfront Park。运气不错,停到了所剩的最后一个parking。不过拿出相机,却傻眼了——原来今天天气比较热,所以跑道上的空气受热上升,造成了拍摄图像的扭曲,最后的效果,连上一次都比不上。不过这里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拍到在runway 28 准备起飞的飞机;而且这里拍approach,能将跑道一并纳入构图,所以比较没那么单调。综上所述,最后总结出的经验是,如果气温低,就来Bayfront Park;如果气温高,不如去Fisherman’s Park。

最后,奉上今天的成果,唯一值得欣慰的是,拍到了两架台湾来的B777,弥补了第一次拍摄留下的遗憾。但是我真的好想拍到“呆头鹅”747啊!

Boeing 777-300ER
Boeing 777-300ER
Boeing 777-224(ER)

SFO外“打”飞机

今天傍晚去到了SFO附近的一处海堤旁“打”飞机。

我从小就对飞机着迷,念大学那会,还专门和朋友一起骑车到浦东机场围墙外“打”飞机。那时候管得不严,可以离跑道很近拍(当然还是在铁丝网外)也没人管,不过设备也是差,一开始是用一台Canon S45卡片机,好像是3倍光学变焦,450万像素;后来升级到了SONY F717,500万像素,不过也只有5倍变焦,等效全副190mm焦距。

最近在家闲得慌,于是又激起了年轻时的兴趣。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,大致有以下几个点是网友比较推荐的:

  • Coyote Point (6块钱门票)
  • Anza Fisherman’s Park (晚上关的早 6点左右就关了)
  • Anza Fisherman’s Park附近一处餐厅的停车场
  • Bayfront Park

这次去是Anza Fisherman’s Park附近一处餐厅的停车场,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6点半了,光线还不错,没有逆光,不过貌似时间点选的不太好,拍了半个多小时,只看到了737, 321,320以及ERJ以及更小的机型,没能拍到777,787,或者是我最喜欢的747,略有遗憾。

下次早点去,换Bayfront Park再试试运气。

第一批翻拍底片作品出炉

第一次尝试低成本(耗巨资$23刀)翻拍底片,效果比较满意。由于还不是很熟练,所以翻拍+处理两卷胶卷,一共花了三个多小时,不过生命本来就贵在折腾嘛。

器材:

  • Olympus EM5 II(开启High Resolution模式)
  • 三脚架
  • light table($13)<- 新购置
  • film holder ($10)<- 新购置
  • 电脑(安装并运行Olympus Capture)
  • air blower 皮老虎 (吹灰尘,不过貌似作用不大)
  • 橡胶手套(避免手上油渍汗渍接触底片)

软件:

  • Olympus Capture (用电脑控制相机,实时在屏幕上看到取景信息,并能有效避免按下快门产生的震动)
  • Lightroom
  • Negative Lab Pro (Lightroom plug-in)

翻拍时,最重要的有两点。首先是相机一定要调水平,如果不水平,那么翻拍出来的底片就会变形,并造成焦平面外部分失焦。其次是对焦一定要准,用手动对焦,并开启对焦放大功能,同时,对焦时要瞄着胶片上的颗粒合焦,而并不是胶片上景物对焦。翻拍完第一张,转到Lightroom中100%观看,确认对焦无误,然后再继续。还有一点就是勤用皮老虎吹灰吹毛发,有一点小灰影响不大,后期容易消除,但是如果有毛发纤维之类的,就比较难后期了;还有就是一定要保证light table上没有毛发,这也是我这次翻拍中得到的一个教训,光顾着胶片,忘了吹light table了,结果翻拍了十几张才发现有纤维附着在light table上,最后只得重来。

之前担心的翻拍并裁剪后所剩像素数,其实也是多虑了。EM5 II的HiRes模式,RAW原生分辨率为6400万像素,在裁剪后,仍有高达近2400万像素,所以完全够用了,并且细节保留的也比较完整,缩到600万像素后,与在lab扫的图相比,有一定差距但并不明显;至于色彩,则是见仁见智了。不过自己扫的好处是有RAW档,所以后期想怎么调整,余地都非常大了。

租车公司涨价涨疯了

眼看着全美都即将re-open,我也开始着手准备今年夏天的旅行计划,却意外的发现,租车公司涨价涨疯了。与我前几年类似时间段的租车价格相比,少的涨了2成,多的翻了一个倍还不止。。。

盐湖城:

2017年,Hertz,full-size sedan,6/9-6/14 (6 days): $225

2021年,随机租车公司,intemediate sedan, 6/11-6/16 (7 days): $560

Las Vegas:

2016年,Alamo,full-size sedan,6/4-6/7 (4 days): $108

2021年,FOX,intermediate sedan,6/5-6/8 (4 days): $280

Denver:

2018年,Alamo,fullsize sedan,9/28-10/2 (5 days): $251

2021年,Alamo,ecomony sedan,9/24-9/28 (5 days): $318

Anchorage:

2018年,Alamo,standard SUV, 9/7-9/19 (13 days): $605

2021年,Alamo, intermedia SUV, 9/10-9/22 (13 days): $1007

Gigapixel AI 试用

今天试用了一下Topaz的Gigapixel AI,也就是用AI提升照片的像素。这张Schumi在Ferrari战车中的照片原图是2004年,在F1上海站用SONY F717(500万像素)拍摄后,裁剪而得的; 而对比图是用AI 4X upscale,然后再downscale到相同尺寸后的效果。能够看出来,处理后的照片要比原片更锐一些,不过不确定如果直接将原片锐化,是不是能得到同样的效果。